|
|
|
| |
|
《细讲弟子规》第17集课程复讲 |
|
常明学长 |
|
|
尊敬的各位学长,大家好! 末学这周学习了蔡老师讲解的弟子规第十六讲,大概有四遍录,像两遍。复讲如下,请多指教! 课文中说:郑濂把明太祖赏赐给他们的两个梨用善巧的办法分给一千多人个族人(砸碎后放到两个缸里一人一碗)。郑濂用平等的心态赢得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同时他用“不听妇言”,不搞自私。如果时刻为己做想,就容易滋长出怨言。 五岁孔融让梨,让出了弟弟对哥哥恭敬。 古代的张士选主动要求堂兄弟们分配遗产,张士选这一让,让出了德行。 蔡老师讲人们为什么总是想争呢?因为人们不了解事实真相。“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不强求”。所以当我们明白了真相,当我们心平了。“财物就会轻,怨就不生了”。 言语忍,忿自泯 蔡老师在讲课中说:人与人很多时候是由于言语而起,脾气上来了。百万障门开,障碍我们的心量,障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愤怒的情绪不但伤害我们的身体,而且我们的心境也会被它牵着鼻子走。 消除愤怒的方法用“忍”,忍是一门大学问。不要看别人做得对不对,只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别不管用什么语言来伤害我们,我们都要做到如如不动,泰然处之。更要用“恕”,如其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宽容对方,理解对方。忿自泯! 感恩老师!感恩学长!
|
|
|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
|
|
|
|
|
|
|
|
|
|